> 文章列表 > 石钟慈(华南师范大学数学系有几个院士?)

石钟慈(华南师范大学数学系有几个院士?)

【摘要】下面为您介绍石钟慈与[db:标签]名人的关系,华南师范大学数学系有几个院士?有双聘院士1人(石钟慈院士)华罗庚杯数学竞赛历届一等奖杨 乐 (1997年) 周毓麟 (1997年) 丁夏畦 (2000年) 王 元 (2000年) 姜伯驹 (2002年) 龚升 (2002年) 石钟慈 (2003年) 陆汝钤 (20。级数1/n比值判别法?石钟慈采用了小片检验的某些合理内核,并运用广义小片检验严格的数学论证方法。 提出一种。

石钟慈(华南师范大学数学系有几个院士?)

石钟慈
石钟慈,毕业于复旦大学,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长期以来主要从事有限元的理论研究和应用,现任中国科学院计算数学与科学工程计算研究所研究员、浙江万里学院名誉校长等职务,曾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第六届“华罗庚数学奖”等荣誉。

人物名片

  • 中文名石钟慈
  • 性别
  • 国籍中国
  • 出生地浙江省宁波市
  • 出生日期1933年12月05日
  • 毕业院校复旦大学
  • 职业职位浙江万里学院名誉校长
  • 代表作品《有限元方法》、《弹性结构的数学理论》
  • 主要成就“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第六届“华罗庚数学奖”

人物履历

1955年,从复旦大学数学系毕业之后,进入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工作。

1956年,赴前苏联攻读计算数学。

1960年,回国后在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跟随数学家冯康从事研究。

1965年 - 1986年,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任教,并担任数学系主任和计算中心主任。

1987年,担任中国科学院计算中心主任。

1990年,和冯康共同努力成“中国科学院科学与工程计算国家重点实验室”,并担任室主任。

1995年,担任中国科学院计算数学研究所和“科学与工程计算”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

2005年 - 2015年,担任浙江万里学院校长。

2015年起,担任浙江万里学院担任名誉校长。

荣誉成就

1987年,荣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

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2000年,荣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2003年,荣获第六届“华罗庚数学奖”。

2006年,荣获第一届“苏步青应用数学奖”。

社会职务

中国科学院计算数学与科学工程计算研究所研究员

湖南大学数学与计量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华南师范大学计算数学研究所所长

个人专著

《有限元方法》

《有限元方法数学引论》

《弹性结构的数学理论》

《数值计算与计算机应用》

《科学计算及其软件教学丛书》

网友对石钟慈的疑问及解答

以下问答来自互联网网友,内容仅供参考。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石钟慈(华南师范大学数学系有几个院士?)

华南师范大学数学系有几个院士?

有双聘院士1人(石钟慈院士)

华罗庚杯数学竞赛历届一等奖

杨 乐 (1997年) 周毓麟 (1997年) 丁夏畦 (2000年) 王 元 (2000年) 姜伯驹 (2002年) 龚升 (2002年) 石钟慈 (2003年) 陆汝钤 (20。

级数1/n比值判别法?

石钟慈采用了小片检验的某些合理内核,并运用广义小片检验严格的数学论证方法。 提出一种理论上严格、又简便实用的非协调元收敛性的F—E—M准则。运用这一准则。

菏泽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怎么样?设有哪些专业? 申请方

2017年撤系设院,改名为数学与统计学院。现有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类)、信息与计算科学、统计学三个本科专业和数学教育一个专科专业。其中,数学与应。

浙江万里学院是二本还是三本?是公办还是民办的?网上好多说法啊都不知道哪个对,知道的人帮帮忙啦,谢谢?

有个二本专业,生物相关的(校长石钟慈是中国科学院的院士--研究生物的)所以只此一个专业。其他均是三本还有研究生--硕士

历届“华罗庚数学奖”颁奖情况谁有? - 1996685 的回答 - ...

31石钟慈中国科学院计算数学研究所七马志明中国科学院应用数学研究所山东大学2005。 7。 25姜礼尚上海同济大学数学研究所八严加安中国科学院应用数学研究所北京。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怎么样?设有哪些专业? 申请方

经过五十多年的艰苦创业, 现已形成一支力量雄厚, 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本院现有教授27人,副教授41名,其中包括5位千人计划教授、3位长江学者、6位杰。

姜山中学住宿条件好吗?

形成了一支由名、特、优教师为主体的教师队伍,向社会输送了2万余名优秀毕业生,其中中科院院士石钟慈、中央音乐学院院长著名音乐指挥家俞峰、美国弗吉尼亚大学。

1/n 比值判别法?

石钟慈采用了小片检验的某些合理内核,并运用广义小片检验严格的数学论证方法。 提出一种理论上严格、又简便实用的非协调元收敛性的F—E—M准则。运用这一准则。

中国科学家的名字

1 数学物理学部 (191) 艾国祥 白以龙 蔡诗东 陈 彪 陈和生 陈佳洱 陈建功 陈建生 陈景润 陈木法 陈难先 陈式刚 陈希孺 程开甲 程民德 崔尔杰 戴传。